五笔绝顶高手--王君的故事(293字的奇迹)

  王君,女,河北定州人,1977年3月出生,1994年7月,王君怀着对军营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机要工作的强烈向往和追求,报考了解放军电子学院机要专业。现任陆军某集团军司令部机要处参谋。王君入伍6年来,始终把争做高素质青年军人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立足本职位,努力学习成才。先后3次参加全军和军区组织的机要专业竞赛,17次打破全军纪录,19次打破军区纪录。1998年12月,代表军队系统参加"京城杯"五笔字型汉字输入大赛,获得冠军,受到总参首长高度赞扬。那么这一系列的纪录背后是什么呢?
  初出茅芦
  1996年7月,王君以"全优学员"的身份从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毕业分配到原步兵某师机要科工作。起初,王君和所有刚刚走出校门的学员一样,踌躇满志,渴望在军营建功立业、一显身手。可第一次参加发报训练,就遇到了尴尬。同样字数的电文,别人10分钟完成,她却用了20多分钟,而且几处出错。科长没有直接批评她,只是语重心长地说:"光有书本知识不行,还要在实践中练啊"!接连几天,王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反复琢磨着科长说过的话。心想,自己这个"全优学员"业务水平连一个普通参谋都不如,又何实现理想抱负?深思之后,她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全优学员"不等于合格参谋,理论水平高不等于工作能力强,只有放下"架子"勤学苦练,在实践中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才能胜任本职工作。面对自身与周围同事之间的差距,王君暗暗憋足了劲,心想:一定要苦练专业技能,把自己在军校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参谋。针对自己的弱项,她坚持从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练起,一点一滴求进步,扎扎实实打基础。机要专业训练,要求必须连续几个小时始终保持规范的动作和高度的注意力,面对刺眼的屏幕和密密麻麻的训练稿,反反复复地调敲击键盘,不仅异常繁琐,而且充满了艰辛和劳累。为了尽快提高专业技能,她给自己制定了超强度、满负荷的学习训练计划,同一个课目,别人练一遍她坚持对照书本练两遍;同样的训练时间,别人练一个科目,她坚持练2至3个;别人每天按规定时间练,她坚持每天加班多训2个小时。同时,她还主动拜老同志为师,遇到疑难问题,就虚心请教,直到弄清弄懂止。机要参谋刘立新业务上是把好手,经他承办的上千份电报,始终保"零差错"纪录,她就虚心拜刘参谋为师,从最简单的办报常识学起,持每天模拟起草、办理一份电报,每周请刘参谋考核一次,达不到优秀头再来。就这样靠着虚心学、用心记、刻苦练,逐步打牢了专业技能训基本功,不到半年,就基本胜任了本职工作。1996年9月,军区考核组到该师组织机要专业训练成绩评估。按规定,新毕业的学员不作为训练评估对象,师里没有安排王君参加,但她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就再三请求参加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她的数码输入速度达到每10分钟1033组,而且没有出现一处错误。
  父母来访
  98年夏天,王君的父母来到部队,想看一看已好长时间没有回家的女儿处长带着王君的父母径直来到了训练室,一推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只见训练室里,王君一人正挥汗如雨的进行训练。处长正要叫王君时,却被她的父亲轻轻的拦住了。 父母亲在旁边站着,静静地看着女儿,训练室内,只有窗外的知了和室内的键盘声在不知疲倦地叫着。 半个小时过去了,王君汗水从下巴上不停地住下滴,背上有衣服逐渐地被汗水湿透了。父亲赞许的目光也逐渐的变得深沉了。不知不觉间,眼泪顺着父亲的眼间悄悄地流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王君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滴,父亲的泪水不停地往下流。终于,母亲忍不住了,"哇"地一下哭出了声。 王君一回头,看见了父母,眼泪、汗水一齐流了下来。
  删掉"删除键"
  出了错漏,得用删除键。可见,删除键是影响输入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那怕是0、01秒,王君也觉得可惜。有一件事,让王君一直铭记于心,至今也不能忘掉。 1997年10月,王君参加了军区建制师破(创)纪录竞赛。在这次竞赛中,王君最高兴,因为毕业刚一年,年龄最小,而且是第一次与各部队机要专业高手同台竞争,王君就一举打破了1项全军纪录,2项军区纪录。也正是在这场比赛中,给王君留下了遗憾。在团体比赛中,因为王君的一个错情,也正是这意外的闪失,导致她所在的56师由第一名降至第4名。 赛后,王君哭了,为取得好成绩,但更多的为自己的失误而哭。 从此,每逢训练时,王君便多了一项工作,把"删除键"取掉。 经过长时间的苦练,王君不仅彻底纠正了手法上的不正确动作,也彻底地克服了对错情修改的依赖心理,而且练就了"百组无修改、千组无差错"、"一遍准"的过硬本领。
  与自己过不去
  王君给自己制定了个训练标准和计划.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她没命地练,好几个小时也不休息.刚开始训练时,胳膊疼得抬不起来,连脱衣服都不方便;手指又痛又肿,吃饭连筷子都捏不住。不久,她的指头就磨出了血泡,血淋淋地滴在键盘上。为了找准训练时的手感,不影响击键的速度和准确性,她从不包扎,一心只想着训练,顾不上这些.实在疼得不行了,就擦一点紫药水,有时在睡梦中手指还在不停地敲打着被子.有一次,被子上的缝合线把刚刚愈合的伤口拉开,痛得她从梦中惊醒过来,鲜血和紫药水把被子染得红一片紫一片.就这样,伤口一次次愈合一次次破裂,时间长了,指尖上竟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
  一笔时间帐
  在机要专业训练中,击键手法是影响和制约速度与质量的关键。为练就更快准更的击键手法硬功,王君改用从来没使用的新机型进行训练,借助该机型键盘紧凑屏幕模挡极易阻挡手指展开,来纠正不良手法。用惯了宽阔的大键盘,再用这种机型,极不适应.手指经常碰在坚硬的模挡上,没几天,手指就肿了起来,令人目不忍睹,大家实在看不过眼,纷纷劝她不要练,可她说啥也不肯:"碰疼了,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彻底纠正我的错误手法."同时她和大家算了一笔时间账:由于手指在击键过程中过高过散,既影响击键的准确性,又容易造成错情和不必要的删改,浪费时间。如一次击键过程浪费0.05秒,处理一1000组的电文约需击键4000次;那么就浪费200秒。在高技术战争中,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一字之错,一秒之差,后果不堪设想。这一算,令同事们吃惊不小。
  攻克"拦路虎"
  一段时间里,王君发现训练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没日没夜地苦练,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稳,就连生理规律也被打乱了,整个人一天天地瘦了下去,可仍是无济于事,王君急得团团转。
  细心的处长发现了这一情况,一边进行安慰鼓励,一边帮她对训练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发现这种现象是训练达到或接近个人生理训练极限时的一种必然现象。原先已形成惯性的眼脑手的配合规律被打乱,出现配合上的紊乱,因此速度下降,错情率上升,反过来又影响训练者的心理,结果极易导致恶性循环,甚至前功尽弃。
  王君下决心攻克这一难题。她访问了许多训练尖子和专家,经常反复研究分析,开始有针对性地寻找突破方法。她从保持训练的稳定状态,减少训练成绩反复的频率入手,以手为主,眼脑并练;对身心进行全面调整。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从头重来,经过不懈的实践探索,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极限徘徊期对策".首次提出"辩证认识,增强自信,反复推演,寻求结点,强化反应,协调配合"的方法,逐步实现了眼脑手更高层次的配合。她总结的训练方法,也得到权威人士的肯定,在军区机要专业训练中得到广泛推广。
  一年当作两年
  王君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为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她为自己制定了高强度、满负荷的训练计划:规定每天学习科学知识3小时,训练10个小时,训练量不少于20万字。无论酷署寒冬,她都坚持每天早起床1小时背英语,晚上晚睡2小时学习计算机和其它知识。出差、回家时也总要把书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几乎所有的星期天、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她都泡在书堆里,渴了喝口白开水饿了啃包方便面,困的不行了就嚼一口辣椒。两年间,她翻烂了2本《英汉词典》,听坏了3台录音机,用坏了2个键盘。有人始她也算了一笔帐:2年中仅加班加点的时间就达近5000个小时,如果按每周5天、每天8小时计算的话,相当于别人2年的工作时间。
  全国冠军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京城杯"五笔字型汉字输入大奖赛,要求军队派代表参加。这是展示军队训练有素的难得机会。总部翻阅了全军机要尖子人才名册,女军官王君层破纪录的突出成绩豁然在目,于是,总部直接电告,点将女军官王君参赛。
  向全军冲刺,王君向往已久。当机遇真的降临到自己的头时,平静的心里却似波涛奔涌。参加全国大赛是荣誉,更是重托,自己代表着军队的形象,代表着军人的过硬素质。
  面对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王君在心里为自己暗暗地鼓劲:要不负重望为军队争光,为机要战线添彩。
  第一次来到北京的王君,无心欣赏首都京城那风景如画的美景。在房间休息时,她努力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
  带着军人特有的刚刚毅和自信,王君步入了赛场。这里,云集了全国百余名汉字输入专业高手。一些选手看王君年轻文静,开始并没有在意。但第一轮选拔赛结束,王君就以别人望尘莫及的成绩名列第一。人人们一下子把目光投向了这位看上去不起眼的女军官。进入决赛后,选手们都把争夺桂冠的注意力集中到王君身上,大家卯足了劲要和王君一比高低。赛场竞赛异常激烈,王君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靠着平时练就的过硬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平均每秒击键近10次、每分钟输入2 9 3字的惊人速度,技压群雄,以超过第二名60多字的成绩,夺得全国第一。
  一些职业打字人员,听到她创造的纪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许多参赛的选手看到她的表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组委会的负责人、五笔字型的创始人、王码电脑公司的总裁王永民先生,看到眼前这位文静瘦弱、年仅21岁女军官,嘴里连声说道:"真没想到!真没想到!军队的素质太过硬了。"
  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王君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当有人问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时,王君微笑着说出一句让人惊奇的话:"争取三连冠。"
  再创纪录
  1999年初,总参决定年内进行全军机要专业训练创(破)纪竞赛。当时,许多人劝她说:"你该得到的荣誉都得到了,保持的全军纪录也已接近人机结合的理论极限,要想再提高0.1秒都非常困难,没必要再去冒险!"但她觉得,参加比赛"拿第一、破纪录"不是根本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她顶着压力,冒着丢掉荣誉的风险,毅然报名参加了强化训练。为了超越老同志,发现当训练成绩达到或接近极限时,成绩徘徊不前是种必然现象,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在这个关键阶段,如果咬牙坚持下去,就可能产生质的飞跃,反之就可能前功尽弃。她针对问题的症结潜心进行实践摸索,利用计算机把自己训练中的频率、速度、质量、误操作等情况一一记录下来,进行模拟显示和量化分析,不断纠正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实践,她不但突破了一道道训练难关,还总结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极限徘徊期对策",大大提高了训练水平。10月份, 全军机要专业训练创(破)纪录竞赛在某地拉开战幕,她满怀信心地参加了比赛。这一次全军12项纪录被3人打破,王君一人就破了10项,其中还刷新了自己保持的4项纪录。同年11月,在军区科技练兵成果观摩会现场表演时,她又创造了10分钟输入3165个汉字的好成绩,受到总部和军区首长的高度赞扬。

教材视频

联系我们

唯一正版王码,一切知识产权归王码公司所   备案号:京ICP备1004859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56号